4 Oct 2011

炎熱的下午,有股說不出的鬱悶。

有人說,要懂得欣賞城市之美。
但在這裡快四年了,我還是找不到一個理由,
讓我愛上這裡。

今天在車上發呆,我一直問:
人嗎?土地嗎?天空嗎?食物嗎?環境嗎?房間嗎?
我都找不到一個理由。

我也非愛埋怨之人。而且這裡,也並沒有什麼不好。一切都很齊全,方便。

只是生活在這裡,總感覺缺乏了點什麼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不久前發現,去了這麼多個城市,新加坡是唯一一個很難看到路邊攤的城市。只有food court。

說到路邊攤,先說個小故事。曾經讓我印象深刻的路邊攤,是在上海的多倫路。
看似很貴氣的文化街道,到了晚上路口卻擺起了大炒、燒烤、啤酒來,人們就隨便坐在路邊的凳子上喝啤酒吃夜宵。不時檔主間還聊起天來。好不熱鬧。
甚至到了那很華麗的旅舍,櫃檯的年輕人還一邊吃著剛打包回來的食物,一邊幫我們登記房間。
那時還是上海世博期間。

路邊攤有什麼好?

他可能不衛生,吃了拉肚子。
他可能因為下雨,就不賣了。
他可能因為受驅趕,就沒得賣了。
他可能人潮少,就做不下去了。

但我覺得,一個路邊攤林立的城市,比起只有food court,更有其獨特的魅力。(當然正常餐館是在每個城市都有的。)
因為它讓人自由擺攤,隨便煮,隨便坐,什麼都吃,什麼都講。

或許路邊攤作為一種沒經過申請、沒名分、沒地位、要隨天氣隨地方隨人潮而存在的模式,
對比的是一種有當權者規劃好、權力允許下、有名堂的公式化存在模式(如food court)。

城市好好的規劃沒有不好,food court沒有不好。
只是過度的整齊、過度的規劃,而不遺留一些空白的空間,自由發揮的時間,散亂的餘地,只會抹殺了當地最真實可愛的一面。
而最後看到的,只會是當權者的權力展現。

一切只有在被允許下才可以被進行,是我在這裡三年最真實的感受。

------------------

回憶起在武漢交換期間,時常懊惱晚上沒有宵夜吃,因為宿舍在很偏遠的地方,距離校門口很遠。
某天偶然聞到一股香味,原來在當地學生的澡堂外,有個小小的檔口在賣大炒。
負責煮的人是個年輕小伙子,裸露著肌肉結實的上身,滿頭大汗的在炒面。
選擇不多,不是炒麵,就是炒飯。而且我看他炒,真的隨便到一個程度,一時黑醬油過多,一時又很白。好像不懂哪裡來的隨便在這裡兼職炒麵似的。
既不衛生、又沒有特別好吃,
但神奇的是,他生意超好。而且女大學生居多。

嗯,或許我一直尋找的,是一種生活的氣息吧。
有一點故事,有一點隨性,有一點自由,有一點冒險,有一點交流,有一點生活。

而不只是排隊,點餐,付錢的生存動作。

看似繁華的都市,卻缺少了一種生活的氣息。
或許這也是每次過關卡時,心中大喊的那句話:

“連空氣都不一樣啊!!!”

-------------------

突然又想念起中華校門口,那一整排的路邊攤。
在炎熱的下午,來個nasi lemak,喝超多冰的椰水,
或在下著毛毛雨的傍晚,在路旁來個老海豬腸粉,
甜醬辣椒加湯。